哥德巴赫(Goldbach C.),出生于1690年3月18日,德国数学家;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(现名加里宁城)。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;原学法学,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,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;曾担任中学教师。1725年到俄国,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;1725年~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;1742年移居莫斯科,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。
1742年,哥德巴赫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。
要求编程实现将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分
哥德巴赫(Goldbach C.),出生于1690年3月18日,德国数学家;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(现名加里宁城)。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;原学法学,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,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;曾担任中学教师。1725年到俄国,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;1725年~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;1742年移居莫斯科,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。
1742年,哥德巴赫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。
要求编程实现将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分解成2个素数之和,并输出所有的分解形式。例如34有4种分解形式:
34=3+31
34=5+29
34=11+23
34=17+17
### 输入格式:
输入包括多组测试数据,每行为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。。
### 输出格式:
求出对应的素数,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所有的分解形式,具体格式见输出样例。
### 输入样例:
in
6
34
### 输出样例:
out
6 = 3 + 3
34 = 3 + 31
34 = 5 + 29
34 = 11 + 23
34 = 17 + 17
答案:若无答案欢迎评论
1742年,哥德巴赫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,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。
要求编程实现将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分解成2个素数之和,并输出所有的分解形式。例如34有4种分解形式:
34=3+31
34=5+29
34=11+23
34=17+17
### 输入格式:
输入包括多组测试数据,每行为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。。
### 输出格式:
求出对应的素数,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所有的分解形式,具体格式见输出样例。
### 输入样例:
in
6
34
### 输出样例:
out
6 = 3 + 3
34 = 3 + 31
34 = 5 + 29
34 = 11 + 23
34 = 17 + 17
答案:若无答案欢迎评论